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EGFR突变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亚洲女性不吸烟群体。针对EGFR突变,常使用第一、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以及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其中,奥希替尼对T790M耐药突变有效。
2.ALK重排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占比约为5%,常见于年轻非吸烟者。治疗上多采用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及劳拉替尼。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ALK阳性肿瘤生长。
3.当两者同时出现,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通常优先考虑最驱动的突变进行治疗,即哪种突变更具活性或更明显影响疾病进展。可以先以EGFR抑制剂治疗,监测疗效,随后考虑ALK抑制剂或联合治疗方案。
4.临床实践中还应注意对靶向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如确认EGFR突变主导,应重点监测EGFR耐药性;若ALK突变更显著,则需密切关注其耐药情况。
合理选择靶向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疗效并延缓疾病进展。建议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耐药情况调整抗肿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