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适用年龄:退烧针通常用于较大年龄的儿童或成人。对于9个月的婴儿,更常见的是通过口服药物来控制发烧,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发热症状且副作用较少。
2.副作用:退烧针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通常比口服药物高,包括过敏反应、局部疼痛或肿胀。对婴幼儿使用时需特别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标准处理:在遇到婴儿发烧的情况时,首先应该考虑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等,同时保持良好的水分补充和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C,并且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合年龄段的退烧药。
4.医疗监测:如果宝宝持续高烧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环境下,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更强效的退烧措施,但通常退烧针不会作为第一选择。
在处理发烧的过程中,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应是首要任务,婴幼儿的身体承受能力较弱,因此任何药物干预都需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