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进入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这会加速骨密度的流失。平均而言,绝经后头5到7年内,女性骨密度每年可下降2%至3%。
2.激素变化:女性在绝经期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会明显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这一变化通常发生在40岁末至50岁初。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个体,其患病风险更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到骨密度的50%至80%。
4.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约1000至1200毫克钙和800至1000IU(国际单位)维生素D。
早期预防和定期筛查是减少骨质疏松发病率的重要措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加上必要时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