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谷物类
粳米:中医认为粳米有健脾养胃功效,非常适合气虚人群。可用来煮粥或熬汤。
糯米:具有温中补气作用,可作为甜品或主食进行摄入。
小米:易于消化,适合脾胃虚弱及气血不足者长期食用。
2.肉类与蛋类
鸡肉:尤其是老母鸡肉,有温中益气的作用,可以炖汤食用。
牛肉:含丰富优质蛋白,能补中益气、强健筋骨。
鸭蛋:滋阴补气效果显著,用来蒸煮或煎炒均可。
猪腰:补肾气效果明显,可用于肾气亏虚引起的疲乏无力。
3.豆类和坚果类
黄豆:被称为“植物中的肉”,富含优质蛋白,可帮助增强体力,改善气虚。
红豆:健脾利湿,常与糯米搭配煮粥。
核桃:补肾强身,对长期气虚体质者提供持续营养支持。
4.水果与蔬菜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中益气,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南瓜:富含糖分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体力和免疫力。
胡萝卜:增强脾胃功能,同时补充气血,常见于炖菜或汤品中。
5.药食同源类
黄芪:味甘性温,专注补气,对于四肢乏力、倦怠无力的人群尤为适用。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每天3-5颗即可。
人参:大补元气,但应遵循医嘱适量使用。
枸杞:养肝明目,兼有滋补肾气功能,可泡水或加入菜肴中。
6.饮品类
桂圆红枣茶:桂圆肉和红枣搭配冲泡,有助于气血双补。
生姜红糖水:温散寒气,改善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气虚问题。
饮食调整之外,还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坚持规律作息,并搭配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