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饮水不足
尿液颜色深黄通常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水分,导致尿液中的废物浓度升高。每天建议饮用约1500-2000毫升的水,具体需求因年龄、活动量和气候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
2.维生素的摄入
高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尤其是B2)或β-胡萝卜素的食物或补充剂,会使尿液颜色变深。这是因为多余的维生素随尿液排出。
3.饮食因素
某些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等含有较多色素,可能会暂时引起尿液颜色变化。食用人工色素较多的食品,也可能导致尿液发黄。
4.药物影响
一些药物如呋喃类抗菌药、利福平等,会通过改变代谢产物的排泄方式,导致尿液呈现黄色甚至橙黄色。
5.生理性脱水
出汗过多(如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腹泻或呕吐等情况,也会造成体内水分丢失,引起尿液浓缩,表现为颜色加深。
6.肝胆疾病
如果尿液颜色持续异常偏深黄色甚至棕色,可能预示某些肝胆疾病,例如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黄疸,需引起重视。
7.感染或炎症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变化,同时可能伴有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8.其他罕见原因
极少数情况下,遗传代谢紊乱,如卟啉病等,也可能表现为尿色异常。
如果频繁出现黄尿且无法通过增加饮水缓解,应尽快咨询医生,进行尿常规检测或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或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