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抽动症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约50%至60%的病例具有家族史,这表明基因在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的基因尚未确定,但多基因和复杂遗传模式可能参与其中。
2.神经生物学因素:抽动症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特别是多巴胺系统。多巴胺是一种在脑内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其异常可能导致抽动症状。其他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也可能涉及其中。
3.环境因素:虽然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环境因素如感染、孕期暴露于某些毒素或压力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后出现的儿童抽动症被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这一机制在成年人中是否适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成年人抽动症是遗传、神经生物学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以寻找更具体的病因和治疗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