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大便的正常频率:健康人的排便频率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一般范围是每天1-2次或至少每隔一天1次。如果一周只排便一次,可能意味着肠道蠕动缓慢或有其他消化系统问题。
2.便秘的判定标准:便秘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少于3次/周)、排便费力、大便干硬或有排便不尽感。一周一次的大便显然落入便秘范围内,需要引起重视。
3.常见原因:
饮食纤维不足: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缺乏膨松性。
水分摄入不足:饮水量不足会影响粪便软化。
缺乏运动:长时间缺乏体育活动会减缓肠胃蠕动。
不良排便习惯:忽视便意或过于紧张可能导致大便积存。
消化功能异常:如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引发便秘。
4.潜在风险: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痔疮甚至直肠脱垂。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结肠病变。
5.改善建议: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推荐约25-35克。
多喝水,每天至少保持1500-2000毫升水的摄入。
增加运动量,如每日散步3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
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选择固定时间如早晨尝试排便。
避免使用泻药以免形成依赖性,用药需遵医嘱。
如果以上措施无效或出现便血、剧烈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