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病症特点:肠套叠是最常见于6个月至2岁儿童的一种急性腹部病症,可导致间歇性剧烈哭闹、呕吐以及血便。触诊发现腹部包块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包块呈现柔软、光滑、可移动的特性,形状类似于腊肠。
2.触诊方法:
检查环境:选择安静舒适的场合,恒定室温,有良好的光线条件。
婴儿体位: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双腿自然弯曲,以减少腹壁紧张。
手法要求:医生用手掌轻柔按压腹部,从左下向右上方向顺序触诊,同时观察婴儿反应,避免过度压力导致疼痛。
包块位置:典型的肠套叠包块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质地软硬适中,形态狭长。
3.辅助特征:若触诊到疑似包块,可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患儿是否有周期性剧烈哭闹、呕吐后的胃内容物是否带胆汁,以及大便中是否出现黏液及血丝。
4.技术注意事项:
避免强力按压造成额外损伤。
观察婴儿表情和行为以了解其不适程度,尽量安抚情绪。
若包块不明确或触诊困难,应及时安排超声检查以进一步确认。
婴儿肠套叠是需要迅速诊断并治疗的急症,若怀疑存在此疾病,应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因错过最佳处理时机而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