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术后验光检查
手术后需定期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尤其是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时的复查。欠矫通常表现为视力未达到预期效果或残余近视度数。多数轻微的欠矫可能随着角膜恢复逐渐缓解,因此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进一步处理。
2.判断欠矫程度
欠矫的量通常以屈光度数衡量。例如,如果欠矫小于50度,一般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可不必过于担心;若欠矫超过100度且对视物造成显著障碍,则可能需要考虑补救措施。
3.配戴辅助矫正工具
对于轻度欠矫者,可以通过配戴低度数的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来弥补视觉不足。这是非侵入性、短期有效的解决方案。
4.追加激光矫正手术
如果欠矫导致明显的视力问题,并且角膜条件允许(如厚度充足、表面光滑无异常),可以选择二次激光手术。这种手术称为增效治疗,通常需要在首例手术后至少6-12个月进行,以确保角膜组织完全稳定。
5.核查病因及防止恶化
欠矫可能与术前度数高、角膜复杂形态或术后恢复不良有关。认真评估欠矫原因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方案。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避免术后视力的进一步下降,如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电子屏幕使用等。
6.其他特殊处理
如果欠矫伴随散光,亦可通过角膜地形图评估散光类型和程度后选择相应的矫正方案。对于不适合再次手术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型人工晶体作为替代方案。
全飞秒激光手术后欠矫的处理需要综合评估个人状况,通过科学方法实现更佳的视力矫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