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核性白内障是老年性白内障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这与年龄增长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和氧化有关。研究表明,60岁以上人群中核性白内障的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
2.早期症状包括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不清,尤其是在光线较暗时更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晶状体核区颜色从淡黄色逐渐加深为棕色,这不仅会影响远视力,还可能使患者出现“视力改善”的假象,即近视度数增加,从而短暂改善阅读功能。
3.造成核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化、长期紫外线照射、吸烟、酗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遗传易感性也可能在部分病例中起作用。
4.核性白内障晚期会使晶状体硬化并严重混浊,导致光线无法透过,最终引发显著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此时需通过手术治疗,通常采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如佩戴抗紫外线眼镜、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以及定期进行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