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神经反射机制:在骨折发生的瞬间,身体的应激反应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暂时减轻痛觉,使得受伤者在初期未感受到明显疼痛。
2.疼痛的延迟:如果骨折相对较小或是稳定型骨折,受伤部位的软组织损伤较少,最初可能不会引起剧烈疼痛。随着局部炎症反应加重,组织肿胀以及肌肉痉挛等情况出现,疼痛才变得明显。
3.注意力分散:在事故或创伤发生后,个体可能因为处于其他更紧迫的生存问题中,而未及时注意到骨折部位的异常感觉。直到情绪平复或者其他症状缓解后,才开始留意到疼痛。
4.慢性损伤:某些骨折,如应力性骨折,可能是逐渐发生的。初期仅有轻微不适,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活动增加,损伤加重,疼痛才逐渐明显。
在发生外伤后,即便没有立即出现剧烈疼痛,也应保持警惕。尤其是在身体某一部位出现持续性不适、肿胀或功能障碍时,及时寻求医疗评估和诊断,以防止潜在骨折的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