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结构异常:器质性早搏通常与某些心脏结构的改变有关,比如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条件会对心脏的正常电传导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早搏的发生。
2.病理基础:这类早搏的出现常常伴随有一些明确的病理变化,如心脏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纤维化等。这些病理变化可以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3.临床表现与风险:器质性早搏可能会表现为心慌、胸闷、心跳不规律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增加猝死的风险。
4.诊断手段: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可以识别早搏的类型并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同时,还可能需要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确定早搏的性质及其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5.治疗策略:针对器质性早搏,治疗通常需要处理根本的心脏问题,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手术或植入除颤器等手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器质性早搏与良性早搏不同,因为它们与潜在的心脏问题相关,所以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评估,以及必要时的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