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瘫痪的定义:睡眠瘫痪是指进入睡眠或从睡眠中醒来的瞬间,身体肌肉暂时无法动弹的一种现象。其发生率较高,有研究表明,约7-8%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类似情况。
2.症状表现:
身体瘫痪:当意识清醒时,全身肌肉却无法自主活动,通常持续几秒到数分钟。
呼吸感受变化:虽然实际呼吸未受到影响,但可能感觉胸闷或难以喘气。
幻觉体验:典型的包括视觉或听觉幻觉,如看到模糊的影像、听到声音甚至感受到有人靠近。这些多由恐惧和神经紧张引发。
3.主要原因:
睡眠阶段错位:通常在人处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脑部活跃但身体肌肉放松无法动弹。如果此时突然醒来,就可能出现睡眠瘫痪。
睡眠不足: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不佳会使迅速进入深度睡眠的概率增加,从而导致这类现象。
精神压力: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
不规律的作息:倒班工作、频繁的时区切换等因素会打乱正常的生物钟节律,使症状更易出现。
4.可能的危险信号:长期频繁出现且伴随明显恐惧情绪,或者白天极度嗜睡,可能提示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睡症等疾病,应当及时就医排查。
调整睡眠习惯和减轻精神压力可以有效减少睡眠瘫痪的发生,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以排除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