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情绪。药物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疗效可能在2至4周后逐渐显现。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引导患者识别并纠正负性思维模式,帮助改善情绪。人际关系治疗和正念疗法等也被证实有效。心理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频率和内容,一般每周进行1至2次。
3.规律作息:研究表明,规律的睡眠和饮食有助于稳定情绪。每日保证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同时摄入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全谷物,有利于大脑功能。
4.身体活动: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瑜伽,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改善情绪状态。运动的抗抑郁效果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其效果接近低剂量抗抑郁药物。
5.社交支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撑,并减少孤独感。同时,加入支持小组或社区活动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6.避免刺激:减少咖啡因、酒精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情绪的物质摄入。过量的这些物质可能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加重抑郁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单一的方法通常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长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