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1)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增加噩梦发生的概率。
(2)情绪问题: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干扰大脑的正常活动,影响睡眠期间的梦境内容。
(3)创伤经历:经历重大事件或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表现为反复出现相关的噩梦。
2.身体因素
(1)睡眠障碍:如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与噩梦有关。
(2)药物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药、降压药和镇静剂可能会干扰睡眠结构,引发噩梦。
(3)饮食习惯:晚餐过于油腻或进食时间过晚可能会刺激消化系统,干扰睡眠质量。
3.外界环境因素
(1)睡眠环境不佳:噪音、光线或温度等因素可能打断深度睡眠阶段,增加噩梦风险。
(2)电子屏幕使用:睡前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蓝光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破坏睡眠节律。
4.生理节律紊乱
(1)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或昼夜颠倒会干扰生物钟,削弱深度睡眠的比例,容易出现梦境紊乱。
(2)过度疲劳:精神和身体上的极度疲劳可能使大脑在休息时呈现紊乱状态,从而诱发噩梦。
持续性的噩梦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应警惕潜在的心理或生理问题。如果情况长期存在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适当的干预方案,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