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在16-20℃之间,这是人体入睡的最佳温度范围。
确保房间足够黑暗,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
降低噪音,必要时可佩戴耳塞或者使用白噪音设备。
选择舒适的枕头和床垫,以提供良好的身体支撑。
2.保持规律的生物钟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应尽量维持一致。
避免长时间午睡,特别是在午后,建议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在接近就寝时间时避免强烈的光线刺激,例如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
3.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睡前4小时内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以及富含糖分的食物,这些会影响入睡的质量。
晚餐不宜过饱也不可过少,过于饱腹或饥饿可能导致入睡困难。
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轻柔的拉伸或瑜伽放松身心。
4.借助放松技巧
深呼吸法:采用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然后缓慢吐气8秒,有助于降低心率和放松神经系统。
渐进性肌肉放松:从脚趾开始逐步紧张并放松全身的肌肉群,减轻身体压力。
冥想或正念训练:集中注意力在当下,通过平稳的呼吸调节情绪,驱散杂念。
5.避免助眠误区
不建议依赖安眠药物作为长期解决方案,其可能引发依赖性与副作用。
睡前不要频繁查看时间,这会增加焦虑感并干扰睡意。
快速入睡需要多因素配合,通过改善环境、调整作息和应用放松技巧可以显著提升睡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