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创伤事件通常包括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严重事故、自然灾害、战争、暴力袭击或性侵等。大约13%-20%的重大创伤经历者可能会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2.主要症状包括反复重现创伤情境(如闪回、噩梦)、回避相关事物和记忆、负面情绪改变(如过度警觉、情绪麻木)以及明显的躯体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这些症状需持续至少1个月并影响日常生活功能。
3.在普通人群中,约有6%-8%的人在一生中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而某些高风险职业群体(如军人、急救人员)发病率更高,可达10%-20%。
4.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和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早期干预对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心理和身体健康均有深远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