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从遗传学角度看,晕血的本质是一种对血液或相关刺激的过度生理反应。研究发现,这种反应可能与家族基因相关。例如,一项针对家系的调查显示,如果父母一方有晕血情况,其子女出现晕血的概率可达到30%左右;如果父母双方均有晕血史,概率会上升至50%。这表明遗传确实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晕血也与神经系统调控有关。一些人对刺激性画面(如血液、伤口)表现出心率下降、血压骤降甚至晕厥,这被称为血迷走神经反射。这种现象可能涉及大脑中控制恐惧、压力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3.环境因素同样起作用。如果儿童从小生活在对血液敏感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可能会通过观察或学习养成类似的反应。重大创伤经历或长期的社会心理压力也会加重晕血症状。
4.心理因素扮演关键角色。例如,对血液的强烈恐惧可能因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而被激发,从而放大原本的生理反应。一些研究指出,尽管部分晕血者存在家族史,但约40%-50%的个体是由于后天的心理暗示和行为模式形成的。
晕血既受到遗传影响,也与环境及心理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单纯归因于某一方面。如果需要改善症状,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或暴露疗法逐步缓解敏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