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急性期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在发作后的早期,通常会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发现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常常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支架植入,以迅速恢复心肌供血。
2.支架必要性评估:在心梗发生后的一个月内,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接受立即的支架植入,此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如果梗死后心绞痛症状持续存在,或非梗死相关动脉有显著狭窄,可能考虑支架植入。
3.风险与效益评估:决定是否植入支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可能的手术风险,以及支架植入的益处。血管的狭窄程度、心功能状态和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是重要参考因素。
4.其他治疗选择:对于某些患者,通过调整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也能有效控制症状。药物如抗栓药、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都有助于减少再梗死的风险。
心肌梗死后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是一个复杂的临床决策,应由专业的心脏病专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详细检查结果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