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类型与症状:
皮肤癌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三种类型。其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较为常见,占据大部分病例,而恶性黑色素瘤相对少见但更具侵袭性。
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光滑的小结节,可能会发红、流血或结痂,有时也会引起轻微瘙痒。
鳞状细胞癌:常见于阳光暴露部位,表现为粗糙、鳞屑或溃疡样的病变,瘙痒感可能比较明显。
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多表现为颜色不均的黑色或棕色色斑,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瘙痒、疼痛甚至出血。
2.瘙痒的原因:
瘙痒感在皮肤癌中主要源于几方面因素:
肿瘤细胞本身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
当肿瘤破坏皮肤结构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这一过程同样可能引发瘙痒。
皮肤损伤后的愈合过程中,新的生长组织也可能导致瘙痒。
3.其他皮肤瘙痒的原因:
除了皮肤癌,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湿疹、干燥症、感染等。皮肤出现瘙痒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皮肤癌,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症状和体征。
4.诊断与治疗:
如果皮肤上出现无法解释的持续性瘙痒,特别是合并有异常皮肤改变,应尽早进行医学检查。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皮肤活检、皮肤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根据具体病情,治疗方法可能涉及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及时发现和治疗皮肤癌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还可以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出现持久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建议尽快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