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系统性使用如泼尼松,通常从高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减少。目标是控制症状并防止复发。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适用于对皮质类固醇反应不佳的病例。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活动减轻症状。
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可用于难治性类天疱疮,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2.局部护理: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抗菌药膏可以预防感染。
弱效类固醇乳膏:用于减轻局部炎症和瘙痒。
湿敷处理:有助于软化结痂和减轻疼痛。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节:避免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的食品,如辛辣食物、酒精等。
避免机械刺激: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皮肤。
定期随访: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大多数类天疱疮患者能够较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