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抓挠动作会刺激皮肤释放一种叫做组胺的化学物质。组胺常见于过敏反应中,它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引起局部炎症,这些变化又会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更多的瘙痒感。
2.通过抓挠,皮肤表面可能受到机械性损伤。这些损伤不仅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还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受损的皮肤更容易被外界环境中的刺激物入侵,从而加剧瘙痒。
3.抓挠可以激活大脑中的特定区域,使人们感觉到短暂的愉快。这种感觉只是暂时的,随后大脑会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血清素),这些物质反过来又增强了瘙痒感。
4.一些研究发现,抓挠行为还会引起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较高的温度可以增加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使瘙痒感觉更加明显。
为减少这种恶性循环,应避免抓挠,可以使用冷敷、润肤剂或抗组胺药物来减轻症状。如果瘙痒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