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处理是什么

2025-03-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病情分析:造影剂过敏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含有碘或其他成分的造影剂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这种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和有效的医疗干预。

1.造影剂过敏反应的类型:

轻度反应:例如皮疹、瘙痒、轻度恶心和呕吐。这种反应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3%到12%。

中度反应:包括严重的皮疹、广泛的荨麻疹、水肿和呼吸困难,发生率约为0.02%到0.5%。

重度反应: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休克,发生率约为0.004%到0.01%。

2.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造影剂注射: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首先应立刻停止造影剂的使用。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防止情况恶化。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和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减轻症状。

对于中度反应,可额外使用静脉注射的肾上腺素,并给予氧气支持。

对于重度反应,应迅速进行肾上腺素注射和高级心肺复苏,同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和补液治疗。

3.预防措施:

详细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往的造影剂过敏史或其他过敏疾病。

预防性用药: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可以在检查前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药物。

使用低过敏性造影剂:选择低渗或非离子型造影剂,以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及时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过敏反应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服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