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清洁和干燥
长时间浸泡会导致脚部皮肤角质层软化,易被细菌侵入。首先应使用温水彻底清洗脚部,以去除污垢和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清洗后将脚部完全擦干,特别注意趾缝间的区域,以防止潮湿环境促进细菌或真菌生长。
2.缓解不适
如果脚部疼痛伴有轻微红肿,可以用温水加少许盐进行短时间(约10分钟)泡脚,帮助缓解局部炎症和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水温过高,否则可能进一步刺激受损皮肤。
3.观察皮肤状况
(1)如果发现皮肤变白、起皱但无明显破损,这种情况大多是暂时性的,保持清洁和干燥后几小时即可恢复。
(2)若有小裂口或擦伤,应涂抹碘伏等消毒溶液以预防感染,并覆盖无菌敷料。
(3)如出现明显红肿、发热、溃烂或分泌物增加,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尽快就医。
4.避免二次损伤
暂时避免穿着不透气的鞋袜,以免进一步加重皮肤负担。优先选择宽松、吸湿性好的棉质袜和透气性良好的鞋子,使脚部保持干爽。
5.提高抵抗力
若反复出现类似问题,可能提示免疫力较低或足部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补充维生素来增强身体抵抗力。
脚部疼痛如能在清洁和护理后迅速好转,一般无需过多担心。但若疼痛持续或加重,特别是在伴随全身不适时,需及时到医院皮肤科或外科就诊,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