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生理性因素:
儿童的新陈代谢率较高,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容易出汗。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入睡后前几个小时出汗较多,随着深度睡眠阶段逐渐减少。
2.环境因素:
①睡眠环境过热:室内温度过高或通风不良会导致身体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建议保持室温在20-24℃之间。
②被褥过厚:过厚的被子或衣物可能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加重出汗现象。
3.饮食因素:
晚餐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会增加新陈代谢水平,诱发夜间出汗,如肉类、坚果等。
4.缺乏微量元素:
缺钙是导致孩子夜间盗汗的常见因素之一。钙对神经肌肉的稳定作用不足时,可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多汗现象。
5.疾病因素:
①感染性疾病: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可能引起夜间出汗。
②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他激素调节异常可能导致代谢率升高,引发盗汗。
③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枕部出汗明显,多由维生素D和钙缺乏引起。
如果孩子出汗伴随其他症状,如精神状态差、体重下降、皮疹、呼吸困难等,需尽快就医评估。日常生活中注意给孩子选择透气性好的睡衣及适合的被褥,并定期监测室温,避免夜晚盖得过厚,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和微量元素的充足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