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体温分布。宝宝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不同身体部位的温度可能存在差异。额头、手心等部位散热较多,因此温度相对低,而太阳穴周围皮肤薄且血管丰富,短时间内可能感觉较热。
2.环境及活动影响。当宝宝受到外界刺激时,如哭闹或运动,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增加,局部血流量上升,尤其是在面部容易表现出温度差异。此时,太阳穴区域温感可能更明显。
3.情绪因素及自主神经反应。虽然惊吓不会直接导致体温变化,但精神压力可能通过交感神经作用,引起血流重新分配,导致某些部位暂时性热感,例如脸颊和太阳穴区域。
4.健康问题排查。如果太阳穴热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烧、皮疹或持续哭闹,应考虑感染、过敏等可能性,尤其是需要注意避免忽视潜在的疾病。
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若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