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时间分布:研究表明,约15-20%的脑卒中事件发生在晚上或凌晨。这与生理节律、血压变化以及体内激素波动有关。
2.血压变化:人在睡眠期间,尤其是深度睡眠时,血压通常较低。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前血压会突然升高,这种“晨峰”现象可能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代谢变化:夜间和清晨,体内凝血因子活性可能增加,加之血流速度减缓,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倾向加大,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4.心律失常:某些类型的心脏病,例如房颤,在夜间无症状发作的可能性较高,导致血栓脱落并引发脑卒中。
5.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在夜间发生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反复暂停呼吸,可能导致血氧水平降低,进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尽管睡眠中的脑卒中不容易被察觉,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好相关疾病如高血压与心脏病、定期检查,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