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隐性脊柱裂的处理:
隐性脊柱裂是一种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可表现为脊髓脂肪瘤、脊膜膨出等病理改变。约5%-10%的隐性脊柱裂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腰骶部疼痛、下肢无力或感觉异常。
无明显症状者通常无需手术干预,但需定期随访,监测神经功能变化。
如出现脊髓牵拉综合征(如步态异常、尿失禁等),则需考虑手术松解,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2.肛门小孔的评估与治疗:
肛门小孔提示可能存在肛门或直肠发育畸形,如低位型肛门闭锁或瘘管病变。应通过直肠指检或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评估肛门结构和位置。
如小孔功能正常且排便通畅,可暂不处理,定期随访观察。
若存在排便困难、反复感染或瘘管形成,则需手术矫正,恢复正常肛门功能。
3.综合系统评估:
隐性脊柱裂和肛门小孔常见于某些综合征或多发畸形,如脊柱-直肠-泌尿三联症,其中约40%-50%患者伴随泌尿系统异常(如膀胱功能障碍或重复肾等)。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
必要时进行磁共振成像,对脊柱及骨盆区域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有无其他解剖异常。
4.儿童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早期发现的隐性脊柱裂或肛门小孔需定期随访其生长发育情况。
对可疑病例及时进行新生儿筛查,并由多学科团队(包括小儿外科、骨科、神经科等)协同管理。
隐性脊柱裂合并肛门小孔虽属复杂性疾病,但通过规范评估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