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能量平衡:即使中午食用了大量肉类,如果全天总的摄入热量仍然低于消耗的热量,身体将使用储存的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从而可能导致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
2.水分波动:体重主要由水分、肌肉、脂肪和骨骼组成。食用高蛋白但低碳水化合物的餐食可能会减少体内水分储存,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储存时会携带水分。如果当天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少,可能导致暂时的体重下降。
3.食物消化和代谢时间差异:肉类消化较慢,因此摄入后短时间内并不会迅速转换为脂肪积累。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每天会消耗一定的热量,这部分消耗可能抵消了一部分额外摄入的能量。
4.激素水平波动:摄入高蛋白食物有助于调节饥饿激素(如瘦素和胃饥饿素)的水平,促进饱腹感,并可能间接影响到短期的体重变化。
5.运动和活动水平:如果当天或之前一天进行了一定量的锻炼,运动可能提高了新陈代谢率,加速了能量的消耗。
体重是一个长期的结果,不会因为单次进食出现显著变化。养成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锻炼习惯可以更持续地影响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