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因素
局部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比如念珠菌感染会引起局部红肿、瘙痒和裂口。另外,肛周湿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因抓挠导致损伤。
2.皮肤疾病
过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慢性皮肤病可能使皮肤变得脆弱,容易发生裂口。干燥性皮肤问题在寒冷季节更为常见,可能造成皮肤水分流失和弹性降低,从而导致裂口。
3.机械性损伤
排便时剧烈用力、硬便擦伤肛周皮肤是主要的机械性损伤原因。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反复刺激这一部位,加重损伤风险。
4.肠道功能异常
慢性便秘会导致排便时间变长,增加对皮肤和黏膜的压力;而肠易激综合征则可能因为腹泻或排便频率增多,造成对肛周皮肤的持续刺激。
5.不良卫生或生活习惯
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纸巾可能对局部皮肤造成化学性刺激。久坐、穿着透气性差的衣物、饮食含辛辣刺激成分等也可能使局部皮肤环境恶化。
6.其他病理性原因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通过减弱皮肤修复能力间接引发肛周裂口。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可能表现为肛周皮肤反复破溃。
出现上述情况应注意避免搔抓或用力清洁,同时保持肛周清洁和干燥,并尽快就医明确病因以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