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高温引起的烧伤主要包括接触性烧伤、热液烧伤和火焰烧伤三种类型。其中,火焰烧伤是最常见的一种,占到烧伤病例的50%以上;热液烧伤则多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占总数的30%至40%;接触性烧伤则较少见,但多为局部深度损伤。
2.当皮肤接触高温物体(如金属、热水、油类)时,其局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温度超过44℃,细胞开始受损;当达到70℃以上时,只需一秒钟即可导致严重的深度烧伤。
3.烧伤的严重程度还与接触高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例如,60℃的热水接触皮肤5秒可以导致表皮脱落,而同样温度接触30秒则可能造成深二度烧伤甚至更严重的损伤。
4.高温引起的烧伤影响范围广泛,不仅仅限于皮肤,还可能涉及呼吸道黏膜(如吸入炙热空气)和其他深层组织器官(如肌肉、骨骼)。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液体或环境,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隔热手套或保持安全距离。如果发生高温导致的烧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10至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限制损伤进一步扩展,随后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