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腹部肌肉牵拉或疲劳
跑步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尤其对核心区域的肌肉有较大要求。如果长时间未进行体育锻炼,突然开始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腹直肌等核心肌群过度牵拉或出现乳酸堆积,从而产生疼痛。
2.肠痉挛或肠道气体积聚
跑步时,身体需要更多血液供给肌肉,而胃肠道的血流量可能相对减少。这种情况下,肠道蠕动会受到影响,进而引起肠痉挛。若在跑步前进食过多或含有大量气体的食物,如豆类和碳酸饮料,也可能导致腹胀并引发疼痛。
3.运动相关横膈膜痉挛(岔气)
这个现象常表现为肋骨下方或者腹部中间的刺痛。主要原因是呼吸不协调或呼吸肌疲劳,导致横膈膜痉挛。不过,疼痛部位有时会向肚脐周围传播,给人以腹部疼痛的感觉。
4.内脏问题
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警惕是否存在器官疾病,例如肠炎、阑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女性还需留意妇科问题如卵巢囊肿或盆腔炎,这些疾病有时也会表现为模糊的腹部疼痛。
5.疝气
在跑步等剧烈运动中,高强度的腹压可能导致腹壁薄弱处形成疝气,尤其是脐疝。在此情况下,疼痛通常会集中在肚脐附近,且伴有局部隆起感。
6.心理因素
跑步过程中压力或焦虑可能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引发肠道敏感性增高,从而导致疼痛。
如果疼痛频繁发作或程度加重,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以排除潜在的器质性疾病。一些缓解方法包括调整跑步节奏、注意饮食规律以及加强核心肌群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