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术后炎症反应:
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操作会引起局部创伤和炎症反应,导致轻度或中度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会在1-2周内逐渐缓解。如果疼痛程度逐渐减轻且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可以通过适当休息、避免用力及按照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进行缓解。
2.神经牵拉或刺激:
腹股沟区域有丰富的神经分布,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局部神经的暂时性刺激或牵拉,进而导致疼痛。这种情况下,疼痛可能呈放射性或刺痛感。一般情况下,这类问题可以在数周到数月内逐渐恢复。如果疼痛剧烈或长期存在,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包括神经保护药物的应用。
3.术后并发症:
(1)如果疼痛伴随明显肿胀、皮肤发红、发热或渗出,需警惕感染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处置;
(2)如果触摸到手术区域有硬块或持续剧烈疼痛,应考虑是否存在切口血肿或复发性疝气,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3)术后腹腔内或者疝补片位置的不适也可能导致疼痛,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恢复时间可能有所差异。
4.术后恢复过快或不当活动:
术后不当活动,如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容易加重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可能导致缝线或补片移位,从而引发疼痛。建议遵从医嘱进行逐步康复锻炼,并避免剧烈腹压增加的动作。
5.其他潜在疾病的影响:
如果疼痛反复出现且无法缓解,也需排除其他非手术相关的问题,如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痉挛)、泌尿系统炎症(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术后若疼痛逐渐缓解且无其他症状,多为正常恢复过程。如果疼痛明显加剧或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伤口异常渗液等情况,应尽早复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