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辨证分型:
肝胆郁热型:多见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湿热蕴结型:常见于慢性反复发作,症状有胁肋隐痛、纳呆腹胀。舌苔黄腻,脉滑数。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持续性胁痛,痛点固定,有时可触及包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脾胃虚弱型:慢性期患者,表现为隐痛绵绵、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
2.治疗方法:
肝胆郁热型: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重在清热疏肝。
湿热蕴结型:使用茵陈蒿汤或大柴胡汤,以利胆退黄。
气滞血瘀型:通过丹参饮合失笑散,活血化瘀。
脾胃虚弱型: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
3.日常调理: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煎炸食物。
多饮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胆石症的中医治疗需因人而异,综合考虑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达到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