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振动频率与幅度:
振动疗法通常使用的频率范围在5至60赫兹之间。
振动的幅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具体取决于治疗目标和患者耐受性。
2.生理效果:
骨密度:研究显示,低频振动(10-50赫兹)能够增加骨密度,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肌肉力量:高频振动(20-50赫兹)可以刺激肌纤维,增加肌肉力量和弹性。
血液循环:振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减少肿胀和疼痛。
3.临床应用:
康复治疗:用于中风、脊髓损伤后恢复,帮助改善运动功能。
运动医学:用于运动员的恢复和训练,提高表现和预防损伤。
老年医学:用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减少跌倒风险。
4.安全性与副作用:
短期使用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但长期、高强度的振动可能对某些人群如孕妇、心脏病患者不适宜。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暂时的不适、头晕或肌肉酸痛。
振动疗法通过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机械振动,能够有效地改善骨密度、肌肉力量和血液循环,在康复、运动医学和老年医学中具有广泛应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谨慎选择频率和强度,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