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奥希替尼的作用机制更为精准。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特别针对T790M突变,这是一种对第一、二代EGFR-TKI耐药性突变。达克替尼则是第二代EGFR-TKI,无法有效应对T790M突变。
2.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奥希替尼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效果更显著。一项关键性临床试验(FLAURA研究)显示,奥希替尼与一代EGFR-TKI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10.2个月延长至18.9个月,而达克替尼在ARCHER1050试验中,中位PFS为14.7个月。
3.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奥希替尼的副作用较轻。主要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和皮肤干燥等,但总体可控。达克替尼的副作用较多,包括严重的皮肤反应和胃肠道不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监测。
奥希替尼在精确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显示出更先进的特点,因此更适合作为治疗某些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优选药物。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