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度数的测量:准确测量屈光度数是配制眼镜的基础。常用方法包括自动验光仪和医学验光,以确保获得精确的近视、远视或散光度数。
2.瞳距(PD)的测量:瞳距是指两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瞳距不正确会导致眼镜光学中心与瞳孔位置不对齐,从而影响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3.镜片中心高度的测量:特别是在配制渐进镜时,需要测量镜片下缘到瞳孔中心的高度,以确保不同焦度区域的合理分布。
4.眼位和斜视角度评估:对于有斜视或其他眼位问题者,需通过专业设备测量眼位和斜视角度,以便在眼镜中加入相应的棱镜矫正。
5.散光轴向的确定:散光患者不仅需要知道散光度数,还需准确测量散光轴向。轴向误差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或眩晕。
6.双眼视功能检测:包括融合能力、调节幅度等参数,可帮助判断是否需要特定设计的镜片,例如双焦点或渐进多焦点镜片。
7.镜片材料选择:根据个人需求和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镜片材料,如防蓝光、抗紫外线、高折射率镜片等。
8.镜框尺寸与形状:确保选用的镜框符合个人脸型和瞳距,避免因镜框过大或过小引起的不适。
9.生活习惯与职业需求:考虑佩戴者的日常活动、职业需求,如长期电脑使用者可能需要防蓝光镜片,户外工作者则需抗紫外线功能。
配制眼镜不仅依赖于大概的度数,还需综合多项具体参数,才能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和佩戴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