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机制: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活动增加,许多人在这一阶段体验到梦境。REM阶段通常占据整个睡眠周期的20-25%。一个典型的夜晚包含4-6个REM周期,因此人们可能做多个梦,只是并非都能记住。
2.做梦的普遍性: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一晚的睡眠中会经历多次梦境。一般而言,人们可能不会记住所有的梦,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做梦。一项调查显示,约95%的成年人声称至少偶尔会记住梦境。
3.影响因素:年龄、压力、饮食、药物等因素会影响做梦的频率和内容。例如,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更多的梦境,甚至噩梦。某些药物也可能增强梦记忆或改变梦的性质。
4.健康意义:梦境在情感处理和记忆巩固中扮演角色。通过做梦,大脑可能帮助处理白天积累的信息和情绪。做梦被认为对心理健康有益。
常常做梦属于正常现象,是人体自然的生理过程之一。如果伴随严重的失眠、持续的噩梦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寻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