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明确分类,对症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三种主要类型: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其中,90%以上属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针对细菌感染的类型,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而对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需采用非抗菌疗法。
2.药物治疗
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喹诺酮类等,有效率可达70%-80%。疗程一般为4到6周。
α-受体阻滞剂:通过放松前列腺和膀胱颈的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减少疼痛,适合伴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及疼痛。
植物制剂:某些植物提取物如锯叶棕或南瓜籽油可能对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3.物理治疗
热疗(如微波、射频疗法)通过改善前列腺的血液循环来帮助缓解症状。前列腺按摩可以促进前列腺液引流,但需专业医生操作以避免损伤。
4.行为干预与心理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包括避免辛辣饮食、戒烟限酒,避免久坐。
每周规律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减轻盆腔充血。
减少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以改善情绪压力导致的加重症状。
5.日常护理和保健
保持局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避免过度性生活或长时间禁欲,以控制前列腺负担。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通过多种手段联合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显著缓解,甚至长期无症状。但对于部分病例仍可能存在复发风险,因此需定期随访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