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的具体处理方案一般取决于以下因素:
结石大小:1.3厘米的结石明显超过6毫米的自然排出上限,自行排出的概率很低。
位置:输尿管上段、中段或下段结石会决定手术途径的选择。
症状:患者是否有严重绞痛、感染或肾积水。
合并病症: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
2.常用治疗方式: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无严重梗阻和感染的情况,通过体外产生声波聚焦于结石,将其击碎成小颗粒后随尿液排出。对于较大结石,成功率略低,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输尿管硬镜或软镜碎石术: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接观察结石位置并利用激光等设备粉碎结石。这是目前较为有效且微创的方法,适合中段或下段的大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当结石过大或伴随严重肾积水,可能需要在腰部做一个小切口,将内窥镜插入肾脏或输尿管取石。这是更侵入性但效果显著的选择。
药物辅助排石治疗:通常结合解痉药、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并促进小结石排出,但对1.3厘米的结石作用有限。
3.注意事项:
若出现发热、寒战、剧烈腹痛、尿量减少或血尿等症状,提示可能有感染或急性肾损伤,应立即就医。
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确保结石完全清除并评估肾功能。
长期预防新结石的形成,如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3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嘌呤、高草酸盐及高钙食品的摄入;控制基础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等。
不同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病情制定,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