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保守治疗
持续引流:通过留置导尿管或双J管有效减少尿液在手术部位的积聚,有助于减轻压力和促进愈合。通常建议观察1至2周,视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减少活动: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腹腔和尿路压力,加重漏尿。
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有感染风险,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局部感染进一步影响愈合。
2.影像学评估
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或CT检查,评估手术区域尿液渗漏的范围及是否伴有其他并发症,如尿外渗形成包裹性积液、尿瘘等。
若漏尿较明显且无改善,应及时复查排除手术吻合口狭窄或梗阻问题。
3.二次干预措施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重新调整引流装置的位置,或采取额外的引流措施,例如经皮肾造瘘。
在部分病例中,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漏尿部位,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4.营养支持与全身健康管理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组织恢复。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肾功能,保证全身状态良好。
手术后按时复诊,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多数患者能顺利恢复正常尿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