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体液稀释:人体的体液主要由水和电解质组成,钠是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中的钠浓度保持在135-145毫摩尔/升。过量饮水会使总循环血量增加,从而稀释血液中的钠离子,造成浓度降低。
2.肾脏负担加重:肾脏负责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在大量饮水的情况下,肾脏需要处理更多的水分,如果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一般为每小时处理0.8-1.0升水),那么多余的水分就会滞留在体内,进一步稀释血液中的钠。
3.抗利尿激素作用: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可以帮助调节水分的排泄。当体内水分过多时,ADH的分泌也会增加,以减少水的排出。但如果饮水量远超正常水平,即使ADH调控机制发挥作用,依然不能完全应对,仍然可能出现低钠血症。
4.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钠离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重要因素。过量饮水使钠离子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随之下降。这会导致水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和细胞内部,可能引起脑水肿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5.临床表现:轻度低钠血症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可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和死亡。
控制饮水量,尤其是在进行剧烈运动或患有慢性疾病时,应根据身体需求合理补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每小时不超过0.8-1.0升是比较安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