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特别是近期有无接触过新的化学品、护肤品、洗涤剂、植物等可能引发皮炎的物质。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类似症状在以前出现。
2.临床表现:观察皮肤的红肿、瘙痒、水疱、鳞屑等典型症状。接触性皮炎通常在接触致敏源后的24至48小时内发作,且多局限于接触部位。严重时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区域。
3.皮肤斑贴试验:此方法用于确认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质。通过将可疑致敏物质制成斑贴,贴在患者背部皮肤上,观察72小时后局部皮肤反应,为阳性反应者即为该物质过敏。
4.排除其他疾病:与其他可能引起皮肤病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等。如果有必要,可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5.刺激性与过敏性区别:接触性皮炎分为刺激性和过敏性两种类型。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直接接触化学或物理刺激物引起,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则是由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帮助区分这两种类型。
接触性皮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避免再次接触致敏源,注意皮肤护理,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