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水湿。当湿气重时,脾的运化功能受阻,无法正常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这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形成水肿。
2.湿气可以来自外界环境,如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也可能由于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生冷食物等内部因素引起。
3.湿气重表现为体内湿气积聚,常伴有感觉沉重、四肢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有时还会有明显的面部或四肢水肿。
4.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水肿通常是由液体在组织间隙异常积聚引起,可能与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有关,而中医强调的湿气更多是一种综合症状表现。
针对湿气重及其相关症状,建议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合理饮食,多加锻炼以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在出现严重水肿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