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牵引目标:主要目的是通过牵拉力减小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力,从而缓解因神经压迫导致的疼痛和麻木感。通常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2.牵引方式:
卧位牵引:患者平躺在牵引床上,通过对骨盆和胸廓施加不同方向的牵拉力完成治疗。
坐位牵引:患者坐在特定设备中,头部或下巴通过支架固定,利用重力进行牵引。
3.牵引强度和时间:
牵引的力量和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一般初次治疗时,力量较小,时间为15-2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至每天30-40分钟。
力量通常从体重的10%开始,根据效果和耐受程度逐步增加。
4.疗效与频率:
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见效,每周进行2-3次,有条件者可每日进行。
在连续数周的治疗后,如症状明显改善,可逐渐减少频率。
5.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避免自我调节牵引力以防止损伤。
某些疾病如严重骨质疏松、急性脊髓压迫等不适合牵引治疗。
在选择牵引治疗时,应结合其他理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和药物管理。如果疼痛和麻木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