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川芎: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其有效成分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疼痛区域的炎症有一定缓解作用。
2.当归:当归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的功能。在局部应用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轻疼痛和肌肉僵硬。
3.白芍:白芍具备柔肝止痛、养血调经的功效,其成分之一的芍药苷可以减轻肌肉痉挛。
4.红花: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对于因血瘀导致的疼痛表现出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5.乳香和没药:这两种药材常搭配使用,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它们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镇痛效果。
6.生姜:生姜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效果,是常用的外敷暖身草药。其挥发油成分可以透皮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上述药物按照适当比例研磨成粉末后,可用纱布包裹外敷于疼痛部位。每次外敷时间可持续30分钟至1小时,每天1-2次。
使用前需确保无过敏史或局部皮肤病变,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保持皮肤清洁。对于任何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