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经各个穴位及功效是什么

2025-01-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小肠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沿着手臂从手指到头部,共有19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1.少泽:位于小指末节桡侧,具有清热、镇静、通络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耳鸣和乳腺炎。

2.前谷:位于小指本节前凹陷处,具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痛、心悸等症状。

3.后溪:位于第五掌骨小头后的凹陷中,是一个重要的穴位,能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常用于治疗颈项强痛、肩背痛等。

4.腕骨:位于手掌背面,第五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擅长消肿止痛,治疗手腕痛及肩周炎。

5.阳谷:位于尺骨茎突前缘的凹陷中,具有宣通经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腕痛和腋下淋巴结核。

6.养老:在尺骨小头与桡骨茎突之间,具有补益肾阳、调理视力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眼疾及背痛。

7.支正:位于尺骨内侧缘,腕横纹上5寸处,主要功能是通络活血、安神定志,有助于改善精神紧张、减轻手臂麻木。

8.小海:肘关节微屈时,位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清热解毒、疏通经络的作用,常用于肘痛和肩颈酸痛。

9.肩贞:位于肩胛冈下缘直上,肩峰下缘,是疏通肩部气血的要穴,用于治疗肩周炎、肩臂疼痛。

10.臑俞:位于肩胛冈下方,腋后纹头直上,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重要穴位,适合治疗肩臂疼痛和上肢不遂。

11.天宗:位于肩胛骨中央,是舒筋活络、缓解肩背肌肉紧张的常用穴位,对肩背痛、肺痛有效。

12.秉风:在肩胛冈上方,肩胛冈内缘,是镇静、降压的要穴,对肩部肌肉痉挛和高血压有疗效。

13.曲垣:在肩胛冈内端上缘,擅长疏通肩部经脉,用于肩部活动受限、肩胛痛。

14.肩外俞: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要用于缓解背痛及肩胛区僵硬。

15.肩中俞:位于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作用类似于肩外俞,也用于肩胛及背部问题。

16.天窗: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与喉结平齐,具有开窍醒脑、通调咽喉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及颈项强直。

17.天容:位于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具有清热散结、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面部浮肿、淋巴结炎。

18.颧髎:在面部,颧骨下缘,外眦直下,善于疏通面部经络,缓解面瘫、面肌痉挛。

19.听宫:位于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具有聪耳明目、益智宁神的作用,是耳鸣、耳聋的常用穴位。

这些穴位共同构成了小肠经,能够协调全身多种功能,尤其在调理神经系统、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