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原菌的判断:急性骨髓炎多由细菌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据了70%至90%的病例。甄选抗生素时,初始治疗通常针对这些常见细菌。
2.初始经验治疗:
在等待实验室确定具体病原菌之前,一般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或头孢曲松等,这些药物能够涵盖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
3.根据培养结果调整:
一旦培养结果明确,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以确保抗生素对特定病原菌有效。比如,如果检测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可能需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4.治疗时间与给药途径:
急性感染通常需要4到6周的抗生素治疗,而慢性骨髓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有时需要手术清创配合。
通常静脉注射抗生素用于急性期,之后可根据情况改为口服。
5.特殊人群考虑: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植入义肢的人群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并且面临更高的耐药性风险,因此抗生素的选择需更加谨慎。
骨髓炎的抗生素治疗需结合个体化评估,尽早识别并依据实验室结果调整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疗效和潜在副作用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