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跟骨的解剖结构: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跖骨,其形状不规则,位于足的后部。选择进针点时,应避开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以减少损伤风险。
2.体表标志:通常通过触诊找到跟骨最宽处进行定位,该位置通常位于内外踝之间的连线上。进针点应在该宽度中心的略前方,以保证固定效果。
3.深度与角度:进针的深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角度应与跟骨的长轴平行或稍偏,以确保针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无菌操作:所有操作步骤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感染。使用无菌手套、消毒液和无菌针具。
5.患者体位:患者宜取仰卧位,腿部保持自然伸展,便于操作者准确判断进针位置和方向。
跟骨牵引主要用于治疗跟骨骨折和相关病症,通过提供稳定的牵引力,有助于骨折愈合和疼痛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