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这个角度通常为38-56度。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角度可能会变得异常狭窄(小于25度),从而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造成压迫,影响食物通过。
2.症状表现:患者常表现出与胃肠道梗阻相关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以及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可能在进食后加重,并常伴有营养不良的问题。
3.诱发因素:体重迅速下降是该病的重要诱因,因为脂肪组织的减少会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进一步缩窄。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脊柱侧弯矫正术后、严重烧伤或身体虚弱状态等。
4.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包括上消化道钡餐透视、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以观察十二指肠受压情况及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变化。
5.治疗方案: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旨在改善营养状态和体重,以增加夹角。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肠分流术。
对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需要密切关注体重变化和营养摄入,以防止症状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